根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的消息,全國首例“惡意差評師”案件昨日在杭州宣判。以被告楊某為首的12名“惡意差評師”團伙被以敲詐勒索罪判刑。
這一團伙通過惡意差評謀得非法收入2900多元,主犯楊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,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。
“惡意差評”是指對網絡賣家進行惡意差評并以此向賣家敲詐勒索的行為。在淘寶網上,由于好評率是賣家的信譽度重要指標,也會影響店鋪及商品在搜索結果中的展示位置,因此絕大部分商家都極其看重交易的評價。也因為這個原因,部分不法分子通過故意差評的方式向賣家勒索,進而衍生出了“惡意差評師”這一群體。
去年11月,經杭州市公安局和淘寶網的聯合偵破,楊某為首的這一差評師犯罪團伙被抓獲歸案。該“惡意差評師”犯罪團伙以現年25歲的被告人楊某為首,他們在淘寶網上向某個網店賣家惡意下單,而后楊某通過QQ等聊天工具與賣家“談判”,向賣家表示如果發貨就給予差評、不發貨就投訴,只有向他支付一定錢款,才同意關閉交易。
據了解,12人總共通過惡意差評獲得2900多元的非法收入。主犯楊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,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。除了楊某外,被告人吳某、周某、陳某等11名從犯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、一年及十個月,并分別處罰人民幣2000元。同時,法院將之前扣押的該團伙作案工具十臺電腦予以沒收。
淘寶網相關負責人表示,去年淘寶網共處罰惡意買家賬號6.5萬個,攔截關閉10多萬筆惡意訂單。截至去年底,淘寶網接到的惡意差評、敲詐類電話投訴量減少90%以上。 為遏制惡意差評,淘寶網也從去年6月取消了好評率與搜索排名的關聯。同時,淘寶網開通了惡拍舉報綠色通道、對延遲發貨規則進行升級、不予受理惡意拍下的投訴、展示評價頁面下買家的個人信息、進一步明確賣家關閉交易的執行標準,防止“惡意差評師”惡意拍下的行為等等。 |